第1272页(1 / 1)
('
再接着,司马懿考虑到了东郡的防守薄弱,才刚刚派出贾逵去堵上这个漏洞,结果还没过两天,魏延在东郡登陆,进攻濮阳的消息就传过来了。司马懿是一步慢,步步慢,完全是在疲于应对的状态。他既要面对兵力比他多了近一倍的徐庶大军,又无法快速的联络到河东的郡兵部队,也无法对河东战事做出快速调整,最后撤回了兖州,还要想办法收拾身后的烂摊子……这么多麻烦事儿要司马懿去考虑,哪有时间专门去叮嘱一个曹肇,让他一定要小心行事?!再说了,曹肇作为宗室将领,又执掌着两万冀州骑兵,是实权将军,就算司马懿提醒了曹肇,曹肇真的能听的进去么?!毕竟,谁都知道曹肇的老爹跟司马懿关系不好,司马懿专门叮嘱曹肇要小心应对庞德的话,是不是有可能激起曹肇的逆反心理,认为司马懿在瞧不起他?!因此,司马懿认为,在曹肇的这个事情上,一动不如一静,不要专门叮嘱反而是好事儿。可司马懿是真的没有想到,曹肇居然会输的这么惨。在司马懿看来,曹肇这个人,纵然没有曹休的能力,但起码为人处世还行,不如他老爹那么急躁,而且就目前的宗室将领而言,曹肇还算是比较有能力的。起码比自家的护军将军要强的多。再加上冀州骑兵也是曹魏的精锐骑兵,这些年整体战斗力并不差,五年前跟随曹真大将军平定公孙渊叛乱的时候也是立下大功的……就算曹肇不是庞德的对手,只要曹肇不浪,冷静应对,以整体战力而言,拖住庞德的两万凉州骑兵应该还是能做到的。可……谁知道曹肇居然选择了跟庞德正面硬刚,而且居然还输的那么惨,两万骑兵最后只剩下四千人回到了定陶,几乎是全军覆没。这会儿司马懿哪里是别有所图啊,他是完全的被逼无奈,只能尽可能的保住兖州东北四郡,同时守住自己的后路。即使如此,司马懿依然不太放心,因为东郡方向,只有一个夏侯和在守卫濮阳,兵力也只有一万两千人而已。而此时的魏延,麾下有四万五千精锐禁军……庞德击破了曹肇后,魏延就不需要去考虑被骑兵围剿的问题了,他完全可以先破甄城,然后转身进攻濮阳,最后兵临酸枣,延津一线,切断兖州魏军的退路。因此,司马懿不得不下令给河内郡的司马师和夏侯霸,让他们先放弃围剿进入河东的蜀贼,先来支援兖州。只是,考虑到两地的联络实在不方便,万一军令传递不及时,导致司马师和夏侯霸无法立刻来援……司马懿出于谨慎起见,还是上书给朝廷,讲明现在兖州的困境,希望朝廷能及时派遣援军,来援兖州。第1107章 曹叡的困境河洛和兖州的战事,身在邺城的曹叡,其实一直在关注着。但是吧,越关注,曹叡就越觉得心累。自己继位登基也快十年了,这十年的时间里,曹叡已经接到了无数次前方战事不利的消息了。一开始的时候,曹叡还会因为这些战事不利而愤怒,因为哪个地方被围攻而整夜担忧的吃不好睡不好……可现在,曹叡突然发现,自己的怒气,是一次比一次少了。接到了司马懿传来的兖州战报,曹叡虽然还是很生气,但这次,居然没有替换自家宫殿内的家具,而只是咒骂了几句,然后立刻派人去叫孙资,刘放,满宠,陈矫来议事。后来,顺带想了一下,曹叡又派人专门去请太中大夫刘晔前来议事。这个时候,曹叡终于是想起来,自己身边还有刘晔这么一个懂军事的人可以参谋。但……孙资等人倒是来的够快,可刘晔,没来。刘晔病了,病的非常严重……据曹叡派去的小黄门回来禀告,说是刘晔现在人都已经是半昏迷的状态了,刘家甚至做好了要办白事的准备。曹叡都不知道说什么好……现在的曹叡,心情是真的很复杂的。早年间,虽然曹叡也不太喜欢自己父亲给自己安排的四个托孤大臣,但这四个人,确实有才能,也确实能扛事儿,帮自己稳固了继位初期的朝廷格局。虽然他们在面对蜀贼的时候,一个个的都拿不出太好的办法,但在自己遇到困难,需要人参谋进言的时候,还都能拿出不止一套办法来。而除了这四位顾命大臣外,朝中本来还有钟繇,刘晔,崔林,地方还有田豫,梁习,王雄……这些人,都是难得的一时之才。可现在……这些年真的是天不佑大魏,病故了太多的忠臣良将。看看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四位,再想想地方上的刺史……真的,曹叡都有点不想比较,就不是一个档次的。越想,曹叡就越觉得悲催……派人去给刘晔家传诏,升刘晔为大鸿胪。万一刘晔真的因病过世,以九卿之首的身份过世,也算是一种褒奖和体面。而刘晔如果能挺过这一劫的话,那么大鸿胪这个轻松职位,也适合刘晔养病……曹叡现在是真的不想看到这些有才能的臣子们,挨个的过世了。处理完这个事情后,曹叡才跟眼前的新四人组,商议起兖州战事情况。军报,挨个给四个人看了,但看完军报后,迎接曹叡的,就是一阵死一般的寂寞。谁都没有说话,也没人愿意先说话。这又让曹叡开始怀念以前的四人组了……以前不管局势多么恶劣,陈群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稳定人心,而紧接着,自己的族叔曹真就会站出来请战,鼓舞人心,司马懿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好几条办法来给自己参考,而夏侯尚……夏侯尚不会轻易发言,但轮到他该干事儿的时候,他绝对不会推脱。可现在……“众卿,可有妙策退敌?!”必须得自己亲口问,这帮玩意儿才会说出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是好是坏的答案出来。而一般这个时候,资历最老的陈矫才会主动站出来说话。“老臣以为,司马仲达领兵有方,前方虽有小挫,以司马仲达之能,必能击破蜀贼,转危为安,还请陛下宽心。”但,说的都是一些废话。是,曹叡知道,陈矫这是想要让自己宽心,作为主君,面对前线战事不利,他自己不能先慌……但你陈矫也是跟陈群一个辈分的老臣了,就不能学学陈群,安定人心的时候也拿出一点说得过去的理由来?!前方战事告急,如果司马懿不是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,他会写信给邺城请求援兵么?!这么紧急的情况,你就只会说一句类似相信司马懿的话……现在是他司马懿自己都没法相信自己的情势了,你明白么?!没辙,有时候,人和人之间的差距,就是这么的大。曹叡不得不把目光,看向了满宠。“老臣以为……既然司马仲达请求援兵,天子可命人传诏毕轨领并州骑兵南下协防河东郡,命令在河东郡的司马师回军兖州……只是如此,恐怕远水难解近火尔。”嗯,这个老家伙还是有点能力的,曹叡得承认,以前自己真的只是单纯的把满宠当成一个酷吏来看待,但实际上,满宠的军事眼光还是有的。可问题是,满宠能给出一些不错的建议,但他的建议,往往并不是目前的最优解。如今兖州情势告急,半个兖州已经沦陷了,司马懿最需要的就是援军,用来稳固现在的防线,然后再寻找破敌的机会。这些事儿,司马懿在给自己的疏奏中都已经写明了。所以,现在曹叡需要的,就是一个办法,一个尽快能给司马懿解决援军问题的办法。满宠的建议,是一种解决办法,但是让毕轨领军南下河东郡,然后换取司马师从河东郡撤兵去支援兖州……没有两三个月的准备和行军时间,能做到这一点么?!再一个,并州的毕轨一旦领军南下,内附到并州的南匈奴各部万一趁机作乱的话,拿什么去弹压他们?! ', ' ')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