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7页(1 / 1)
('
夏侯楙的下场,曹爽可是看在眼里的,他当然不想重蹈夏侯楙的覆辙……而且吧,当今天子可是曹叡,曹叡对夏侯楙什么态度,身为曹真之子的曹爽能不知道?!自己即使想跟夏侯楙学习,曹叡也不会跟他老爹曹丕学习的……曹爽敢临阵脱逃,曹叡是真的敢砍了曹爽的脑袋。因此啊,曹爽也是没办法了……他是怕死,但他也知道,这个时候他只有拼命守住长垣,才能有一线生机。被逼无奈之下,曹爽是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拿了出来,而且,这次曹爽没有以往的高傲,甚至连高堂隆的建议,他都能听得进去。至于高堂隆嘛……你只要不是让他亲自指挥守城,其实他的作用还是有一些的。虽然在军略指挥方面,高堂隆确实就是个半吊子,但高堂隆好歹也守过两次城,一次因为对手太菜守住了,一次因为对手太强而损失惨重……但多少有点守城经验来着。曹爽的毕生所学,加上高堂隆的经验,再加上兵力差距不太大,倒也让他们勉强的能守住长垣县城……就是兵力损失比稍微大了点。但只要能守住,司马懿就已经很满意了,其他的,司马懿甚至都不会去苛求。就这样,中路战事,也算是勉强稳住了。汉军三路进军,三路受阻……邓艾有些坐不住了。一方面,邓艾需要想办法打破现在的僵持局面,另一方面,邓艾也向后方的雍丘发出战报,把前线情况告知徐庶,寻求徐庶下一步的命令。而此时的徐庶,其实也知道前线三路进攻受阻的事情。这时候最简单的应对方式,就是徐庶带着在雍丘剩余的两万士卒北上,支援邓艾等人,从长垣县打开缺口,就可以从魏军的防线中路突破,切割包围魏军了。可徐庶却无法北上。原因很简单,东吴,出兵了。诸葛诞率领两万士卒,从下邳郡出兵,轻松进驻山阳郡,导致胡遵不得不暂时留在定陶,防止东吴军顺势进攻济阴郡。而在沛国的陆逊,也在胡遵领兵进入济阴郡后,领兵出砀山,重新进入梁国……如今正跟毌丘俭率领的一万士卒在砀山县附近对峙。其余比如汝南的朱据,淮南的孙韶,都各自出兵,一个威胁陈国,一个进兵谯郡。很显然,东吴主动掺和进了这场兖州大战。徐庶为保后路安全,不敢轻易北上。第1149章 刘晔的建议东吴的出兵,其实跟蒋济没啥关系。这个时候的蒋济,才刚刚走到东阿,甚至还没有进入泰山郡,更别说绕过泰山郡进入琅琊郡去见诸葛瑾了。而同样,东吴的这次出兵,其实跟孙权也没啥关系。孙权现在的重心,始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,不仅要平稳自从周瑜死后,多少有些不受控制的淮泗军功集团,同时还需要平衡淮泗军功集团和江东世家之间的各种矛盾。本来孙权是能控制的住的,依靠太子孙登拉拢江东世家,利用吕壹牵制住淮泗军功集团,自己再发挥高超的制衡手段,江东的内部政局,就全在孙权的控制之下了。但,最近江东内部出了不小的问题——太子孙登病危了。这是孙权绝对没有预料过的事情。孙权对东吴内部的谋划中,孙登是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的,只要孙登能够顺利继位,天然就拥有江东世家支持。而淮泗军功集团,孙权会在自己还掌权的时候,利用吕壹这把刀狠狠地削弱这些人,而等到将来孙登继位,只要杀掉吕壹,就能轻易的安抚住淮泗集团,收拢淮泗集团的人心为自己所用。这样一来,孙登就不需要再跟自己一样,时刻不停地用制衡的手段去牵制麾下群臣,江东的政局才算是真正的稳定下来。可谁知道,孙登居然在这个关键的时刻,病危了……甚至有病故的可能。孙权这会儿是真的没心思去考虑北方的战局如何,他只知道,如果孙登真的撑不住病故了话,那么整个江东政局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动荡,导致自己十几年的布局彻底从头再来。毕竟,除了孙登这个名正言顺,并且已经培养了十几年的太子外,孙权其他的子嗣,都很难承担起稳定东吴政局的责任。因此,忙于思考内政走向的孙权,压根没给在淮南和徐州的东吴军下达过任何的进攻指令。这次东吴军出兵兖州,其实是陆逊的一手操作。陆逊思考问题的角度,跟孙权思考问题的角度,肯定是不同的。作为在淮南,全权总督徐州和淮南战事的上大将军,陆逊优先考虑的,肯定是东吴的对外战略,朝廷内政方面的事情,陆逊肯定是不会放在第一位去思考的。如今蜀汉北伐一路平推,都快占据整个兖州了,不管是从占便宜的角度,还是从天下局势平衡的角度,陆逊都不可能坐视不管。如今蜀汉势大,前两年才在南面收回了荆南四郡,把朱然等人打的相当狼狈,现在再次出兵北伐,一路进攻下来,打的曹魏节节败退……要是让蜀汉全据了兖州,那么恐怕这个天下,就不存在可以单独对抗蜀汉的势力了。再一个,如果蜀贼全据了兖州,那么下一步,还真的不一定会对河北发动进攻……比起有黄河天险防卫的河北地区,同样是平原的徐州和半个青州地区,不是更加合适的目标么?!如今的大吴和蜀汉之间,关系可算不上多好,而淮南地区要支援青徐地区,光靠沛国和下邳郡之间的这点通道,恐怕也很困难。因此,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,陆逊都认为,现在必须抓住机会出兵。一方面,牵制住蜀汉的军队,让曹魏方面不至于输的太干脆,依然还能有继续对抗蜀汉的能力。另一方面,陆逊也需要拓宽淮南和青徐之间的区域联系,万一将来蜀汉进攻淮南或者青徐的话,也好彼此呼应,互相救援。基于以上考虑,陆逊以上大将军的身份,下令给下邳郡的诸葛诞,谯郡边境的孙韶,汝南的朱据,让他们领兵北上,进攻各自的目标,牵制住在雍丘的徐庶。而陆逊也再次领兵,出砀山,进入梁国,威胁胡遵的后路。很显然,陆逊的目的达到了,他确实拖住了大汉至少五万兵马,也给了在东郡的司马懿稳住防线的机会。只是,有一点,陆逊其实也没有想到……司马懿这个老狐狸,都面临了这么困难的局面了,依然没忘了坑一把东吴,他的本来目的,就是要拖东吴下水。司马懿派出蒋济的目的,就是说服东吴出兵,而现在,蒋济还没到琅琊郡呢,东吴就已经出兵……这下省事儿多了,蒋济也就没有去琅琊郡的必要了。当然,蒋济也不用再回酸枣去了,直接去濮阳,协助贾逵防守西线就可以了。而随着东吴的出兵,徐庶不敢轻易北上,而在东郡的三天线,曹魏又基本稳住了阵线……战局再次进入了一种胶着的状态。打呢,每天都在打,但谁也没有办法轻易获得突破。司马懿这个时候,一边坚守防线,一边,也在等朝廷那边的决断……算算时间,自己的疏奏,已经是送到了朝堂之上了,接下来,就看曹叡的反应速度了。而曹叡,终究还是比较英明的……收到了司马懿的书信后,他没有再跟往常一样召集群臣议事。现在的曹叡也算是看明白了,现在自己手下的这帮玩意儿,真的没法跟当初的四大顾命大臣相比,遇到事情,一个比一个没主意。这种情况下,你再找他们议事,那必然是一人一个主意,然后吵得沸沸扬扬,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。司马懿那边,可经不起这么长时间的来回扯皮。因此,曹叡在接到司马懿的书信军报后,在脑子里仔细过虑了一遍人选,最终决定,微服前往大鸿胪刘晔的府邸,私下拜会刘晔。这是效仿他老爹,真遇到困难的事情了,还是得找贾狐狸出主意……曹叡仔细盘算了自己值得信任的人选后,也决定,去找刘晔。 ', ' ')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