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3页(1 / 1)

加入书签

('

赵佗有劝谏之心,但也很清楚,如今的他人微言轻,别看屡次立下大功,实则是无根之萍,全靠大王赏识,方能在秦国有一些地位。如果随意劝谏,惹怒了秦王政,对方一句话就可以将他赵佗废掉。

就像历史上的扶苏一样,亲儿子劝谏,一样被发配边关。

所以赵佗不仅不能劝,甚至还要顺着大王的心意才行,最多来一些曲线救国的策略。

若想让自己的话语权增强,他必须要再往上爬。

“此番灭楚,以我功劳升上两级应该不成问题。但想在朝堂上,对国政大事有发言权,这还不够啊。我的爵位必须还要往上升。”

想到此处,赵佗转头对郦食其问道:“郦先生,你此番使齐,对齐国颇有了解。若秦国灭齐,以你之见,难乎易乎?”

听到赵佗询问,郦食其大笑道:“齐人四十余年未经战事,人人懈怠,甚至连军阵都站不齐,哪是秦国百战精锐的对手。再加上他们第一次出兵,就在甄城被将军大破,心中早已对将军畏之如虎。”

“若是那些四国欲孽尚在齐国,或许还要注意一番,但现在那些人全都被齐王驱逐,逃奔燕代和荆楚,齐国内部已无大患。若是将军领兵攻齐,当可手到擒来。”

说到此处,郦食其又压低声音,说道:“我早已将临淄情况探查清楚,只要将军领兵攻齐,我可凭三寸不烂之舌,劝齐王归降,如此将军便可获得全功。”

赵佗颔首。

历史上齐国面对秦军兵临城下,直接举国投降,难度应该很低。

在这个时空,虽然主张投降的后胜被四国余孽刺杀,但齐国也遭遇了甄城大败,气焰直接被打灭了,想来就如郦食其所说,秦若灭齐,当是手到擒来。

当今之世,五国皆灭,尚未被插上黑色秦旗的唯有代地、辽东和齐国。

代国孱弱,辽东偏远。

又大又肥又好吃的唯有齐国。

“历史上灭齐的主将是王贲。”

“这一次,我当主动请命,将这任务从王贲手中抢过来才是。”

赵佗抬首,望向渭水上游的咸阳城,他的眼中满是自信和坚定。

“我赵佗,要做灭齐的主帅!”

第三百八十七章 :献捷咸阳

十二月十八日。

对所有咸阳的秦人来说,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。

上万秦人聚集在咸阳城外,他们摩肩接踵,翘首期待,纷纷向着东边张望。

这阵势,和之前楚王君臣、楚宫佳人、楚国重器珍宝入秦时的场面相比,也毫不逊色,甚至激动程度犹有过之。

“叛贼要来了,我等会儿一定要对着他的尸体狠狠吐一口唾沫!”

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秦人咬牙切齿,口中说出的话饱含恨意。

“然也,此贼杀我兄弟。要不是不行,乃公真想在叛贼的脑袋上撒泡尿,方解我心头之恨啊!”

一个壮汉咆哮着,挥舞着拳头,满嘴唾沫直喷。

另一边,杵着木杖的老妇人,一脸哀怨的说着:“我的儿被叛徒害死在楚地,老妇恨不得食其肉,寝其皮!”

关中的秦人永远忘不了。

就在两年前,他们同样站在这个地方,同样是等待着从楚地回来的秦国将军。

只是那时候,咸阳城外没有笑声连片,没有欢呼和雀跃,有的只是无数人的痛哭流涕。

尉缭、李斯等军国重臣,带着百官公卿,身穿丧服,和他们这些秦人一起在咸阳城外哀嚎痛哭。

那一年,跟随李信出关的数万关中子弟,大部分都折损在楚地。

无数的秦人没有了儿子、丈夫,无数的孩童哭喊着他们的父亲,却得不到任何的回应。

不仅是关中,整个秦国都在那一刻陷入极度低沉和痛苦中。

一场数十年未有之大败,二十万秦军在楚地战殁大半,堪称举国之丧。

造成这一切的,除了伐楚主将李信在战场上的决策失误外,最大的原因,就是昌平君熊启的背叛。

叛徒!

在秦国官府的刻意引导下,所有秦人都将仇恨集中在叛徒熊启的身上。

此人踏着关中黄土地,喝着渭河水长大,身受秦王的恩宠,担当辅国丞相的重任。却在秦国灭楚的关键时刻,选择了背叛这个养育他长大的国家,让无数秦人亡殁异国他乡,这样的结果怎能让秦人接受。

相比于楚人们希望熊启活着,并带着大军收复楚地的愿望。

所有的秦人,只想让熊启死!

当数月前,楚国灭亡的消息传到咸阳时,秦人们很兴奋,当楚王君臣被押解入咸阳时,秦人们很高兴,但说到底,秦人的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。

因为那个叛徒,那个秦人的仇雠(chóu)还活着。

叛贼不死,仇恨不止!

如今,这个叛徒终于死了。

而且还是那位在秦人陷入低谷时,背水一战大破楚军,为秦国带来希望与光明的赵佗将军所擒杀。

“听说赵将军在淮阴一战大破这叛贼的两万大军。然后一路追逐叛徒到了江东,叛贼跑到越地去,赵将军依旧紧追不放,直到将其杀死在越地,终于为吾等复了仇恨。”

“嘿嘿,我听说赵将军一路所过的土地,全都被我秦国征服了。那个收留了叛贼的越王已经献土纳降,于越之地和吴地一起,被大王设立成了会稽郡!”

“这么说,整个会稽郡都是赵将军打下来的,赵将军为我秦国开疆拓土啊,真乃我秦之良将!”

就在众秦人交谈感慨之时,有人指着远方,兴奋地叫起来:“上将军回来了!赵将军回来了!”

刹那之间,咸阳城外,无数人欢呼雀跃,气氛达到了顶点。

“大王万胜!”

“上将军万胜!”

“赵将军万胜!”

……

在那阵阵欢呼声中,一支从楚越之地跋涉了数千里的军队,终于回来了。

咸阳郊外,黑旗招展。

五千经过战场磨炼的百战锐卒,踏着整齐的步伐,昂首挺胸向着咸阳城走来,迎接着属于他们的荣耀。

在队伍的前方,是一辆华丽的战车。

战车上,上将军王翦身穿精致的甲胄,头上鹖冠两侧鲜艳的羽毛高高翘立。

他扶着车轼,目光从无数面容狂热的秦人脸上扫过,转头对同车而行的赵佗笑道:“听到没有,这些人提到你赵佗的声音,可比提到我王翦的时候要响亮的多。”

“上将军说笑了,此番伐楚若无上将军运筹帷幄,定下策略,又岂能建下灭国大功。秦人之音,只是因为熊启之事啊。”

赵佗笑着恭维起来。

这一次王翦回咸阳献捷,以赵佗功大为名,邀其同车。赵佗推脱不了,被王翦强拉上了车。

如今听到这些秦人对他赵佗的声音比王翦还大,有了喧宾夺主之嫌,他连忙开口解释。

“是吗?说不定还有你赵佗在战场上正面击败楚国令尹,逼杀项燕的缘故呢,少年英雄击败沙场老将,这可是一件美谈啊,世人最爱你这等少年将军。”

王翦开口,幽怨的看着赵佗。

项燕,可是他王翦视作的最后一个对手,哪料到被一个小辈后生给截胡了,让他感觉颇为遗憾。

赵佗满脸尴尬。

他也没想到项燕那么要强啊,本来只是想交个手打一仗,磨练一下自己,哪料到对方一战失败,就抹脖子自杀。

眼见赵佗被自己一句话弄得不上不下。

王翦笑起来:“项燕被你击败了也好,如此一来,你表现出大将之能,日后便能真正的独当一面。我秦国之将,算是后继有人了,老夫也可以安心的回家享福喽。”

看着前方那面容兴奋的人群,那阵阵激动的高呼。

王翦的眼中闪过落寞。

灭亡楚国,他王翦即将升为彻侯之爵,对一个将领来说,这是无上的荣耀,但也代表着他将永远的离开战场。

王翦,他这属于一个秦将的一生,便要就此落下帷幕。

日后的他,将是频阳庄园中,一位养老享福的闲散君侯。

“不过这样也好。”

“秦灭五国,吾王氏独亡其四。” ', ' ')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